齊齊哈爾克山縣:堅持人才“引育留”并重

克山縣堅持人才“引育留”并重,聚焦主導產業靶向發力,全方位引進、培養、用好各類青年人才”。
拓寬引才維度,做大青年人才集聚“蓄水池”
專業人才精準化引進。先后深入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等省內外13所高校開展宣傳推介和引才活動,涵蓋教育、醫療等多個急需緊缺領域,人才引進總量增幅85%。
企業人才市場化引進。緊緊圍繞縣域企業轉型升級和技術人才需要,積極落實“豐羽計劃”。按照“事業引進,企業使用”思路,由編制部門建立專項周轉編,采取市場化方式為企業引進急需緊缺人才。目前已累計引進豐羽計劃人員25名。
域外人才多元化引進。深入貫徹落實全市“歸雁行動”實施意見,建立人才信息庫,動態掌握克山籍域外人才6123人。在濟南等地成立招才引智工作站(濟南站)等在外人才回引平臺。目前已吸引返鄉創業人才184名,引進北興錦盟漢麻、北聯北玫玫瑰花等產業項目15個,總投資1.55億。
創新培育模式,打造青年人才成長“新引擎”
聚焦導師幫帶,抓好鍛煉助提升。全面建立導師制和傳幫帶培養機制,緊扣年輕干部崗位職責,由班子成員、業務骨干擔任導師,確保每名年輕干部都有成長導師悉心“帶”,突出思想引導和業務指導,加速年輕干部成長成才。
聚焦講技寫研,抓好實訓提技能。探索建立常態化“擇優比選”培養選拔工作機制,以培養能說、會寫、善干的優秀年輕干部隊伍為目標,開展“講”“技”“寫”“研”四項技能大賽,發現和儲備一大批年輕干部,為全縣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強力組織保障。
聚焦專業技術,抓好合作學本領。通過創建薯鄉“土專家”業務大講堂等載體,圍繞基層社會治理等方面內容,累計開展培訓50余期,覆蓋萬余人次。做優“政校企”人才培養模式,依托縣職教中心與企業合作開設“訂單班”培養技能人才90人,聯合八一農墾大學舉辦“鄉村產業振興培訓班”,組織35名優秀年輕干部進高校學習,全面提升年輕干部的專業化水平。
提優留才服務,構建青年人才發展“生態圈”
健全激勵機制,營造重才氛圍。持續實施突出貢獻專業技術人才職稱晉升激勵機制,推薦專業技術人員破格晉升高級職稱2人,推薦參評齊齊哈爾市突出貢獻專業技術人員8人。
健全服務機制,營造惜才氛圍。修訂完善《克山縣完善服務保障優化人才環境十條措施》,在發放引進“雙一流”高校研究生安家費、“名校有生”(選調生)租房補貼的基礎上,新增就餐補貼,已累計兌現各類生活補貼700余萬元,一系列舉措形成政策供給“強磁場”,為人才來克注入強心劑。
健全宣傳機制,營造愛才氛圍。大力宣傳人才典型和經驗做法,努力營造愛才敬才惜才良好氛圍。(肖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