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指成拳 七臺河市“一區多園”打造發展新優勢

為促進開發區(園區)產業聚集、優勢疊加、總量提升、位次前移,實現握指成拳,打造經濟發展新優勢,推動七臺河開發區(高新區)由省級向國家級邁進,七臺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把產業園區作為經濟工作的牛鼻子,實施項目滿園行動”“堅持一區多園、五區聯動、產業聚集、錯位發展”的工作思路,在開年之初決定,成立七臺河市開發區發展建設管理委員會,由管委會整合全市各方力量與資源,推進各開發區(園區)建設與發展。
據介紹,目前七臺河市擁有五大園區,分別是七臺河經濟開發區、黑龍江江河經濟開發區、黑龍江東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產業園、七臺河新興煤化工循環經濟產業園和新材料產業園、勃利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園區以前一直處于分散管理狀態,存在“低、小、散、弱”等問題。“一區多園”,是以七臺河經濟開發區為核心進行輻射帶動,通過管理體制機制創新,整合七臺河市的工業園區和產業發展帶,形成產業布局更加合理、產業之間互補發展的園區發展格局。
“一區多園”有利于打破經濟開發區的固定邊界,將各種優惠政策惠及其他園區;有利于區域內資源的優化配置,避免各園區在創新上的無序化競爭和產業上的同質化競爭;有利于實現規模效應、集聚效應、輻射效應和帶動效應的最大化,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北京中關村、青島高新區、天津濱海高新區、深圳高新區、重慶高新區、長沙高新區等國家級高新區均采用了一區多園的發展模式,并取得了一系列發展成果。
七臺河市開發區發展建設管理委員會下設5個園區工作辦公室,作為各縣區主管園區建設與發展的辦事機構,按照一區一策、屬地歸屬管理不變的原則,統籌調配轄區各類資源,開展園區開發、建設、管理、安全、招商等工作。管委會辦公室設在七臺河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將定期召開全體會議,適時召開專題會議,審議開發區(園區)建設發展的重大問題,安排部署重點工作,解決園區發展建設中的具體問題,不斷推動五區聯動發展。同時,管委會將充分考量各園區在產業基礎、存量規模、配套條件不同等因素,實行差異化考核。管委會按月調度各園區指標完成進度,每季度開展一次平時考核并通報排位情況,定期“晾曬”,打成擂臺賽、形成賽馬制。(記者趙宇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