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黑龍江:提升救治能力 完善重大疫情救治機制

近期,國家衛健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該新方案提出優化病例發現和報告程序,以及對病例實施分類收治等方面的修訂引發關注。目前黑龍江省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分布情況如何?在提升新冠肺炎醫療救治能力建設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記者就此采訪了黑龍江省衛健委。
據了解,在兼顧全省統籌和調動地市力量的原則下,綜合全省區域布局、機構功能定位、醫療救治能力等各方面因素,黑龍江省共設置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68家,其中省級2家、市級22家、縣級44家;依托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群力院區、齊齊哈爾市第一醫院、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4所綜合救治能力較強的三級醫院,建設省級、區域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同時,規劃建設首批方艙醫院7所,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機制逐步完善。
按照“四個集中”原則,建立新冠肺炎陽性感染者分區、分層、分類集中收治制度。輕型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在方艙醫院,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病例集中收治在定點醫院,如遇大規模疫情出現較多重癥病例,立即啟用省級或區域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進行收治,全力提升重癥患者救治水平。
建立收治單位保障供應協調機制,統籌調配資源,集中優勢力量,堅持專家每日會診、巡診,按照“一患一策”原則,啟動多學科會診各類臨床機制,科學制定救治方案,給予患者個性化心理疏導及必要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全力保障醫療救治工作及時、接續、安全、高效。
在提升新冠肺炎醫療救治能力建設方面,黑龍江省做了哪些工作?省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關于儲備充足收治能力的工作要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方艙醫院建設工作,迅速制定《黑龍江省新冠肺炎方艙醫院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按照《新冠肺炎方艙醫院設置管理規范(試行)》要求,決定按照每家方艙醫院設置床位2000張規模,建設7所方艙醫院。并在《方案》中確定了各地方艙醫院的建設地點、建設標準,明確了建設部門、管理部門、托管醫院和完成時限,并為各地方艙醫院配備部分負壓救護車、移動CT、移動檢測車等配套設備,保障方艙醫院順利投入運行。
“目前,已有5家完成了基本建設工作。一旦發生大規模疫情,確保各地方艙醫院在接到指令后2天內完成醫療隊進駐并投入使用。”省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黑龍江省將繼續堅持“備”“用”結合,立足當前,謀劃長遠,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大規模奧密克戎疫情應對處置方案》要求,推動各地加快方艙醫院和定點醫院建設工作,實現各市(地)均設置足夠規模的收治床位。規范功能布局、配齊醫療設備、配足檢驗能力,落實分類收治,為應對疫情發展不確定性蓄積優質后備力量,同時加強醫療資源動員響應和區域聯動,確保滿足各階段隔離、救治需求。(記者 霍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