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萬千鱘鰉魚 回歸母親河
來源:親親黑河
2021年07月27日19:37 |

近日,中國鱘鰉魚繁育基地——黑龍江省遜克縣瀕危魚類救護基地向黑龍江放流16萬尾人工孵化的施氏鱘魚苗和達氏鰉魚苗,其中1500尾成活率更高的2齡鱘鰉魚,為基地首次放流。
中俄界河黑龍江是主要淡水魚類的天然種質資源庫。黑龍江流域特有的魚類鱘鰉魚是施氏鱘和達氏鰉兩種魚類的總稱。這種古老的軟骨魚類,起源于一億三千萬年前,作為白堊紀時期保存下來的古生物群之一,曾與恐龍在地球上共同生活過,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稱,為國家一級保護水生動物。
近年來,黑河市深入貫徹生態文明思想,推進綠色發展,加大力度,保護魚類產卵繁殖、增殖放流、打擊非法捕撈。每年向黑龍江干流投放魚苗魚種。僅遜克縣瀕危魚類救護基地就已累計放流鱘鰉魚苗220多萬尾。
隨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逐步深入,沿江百姓也擔當起鱘鰉衛士。2020年6月,愛輝漁民在黑龍江上誤捕一條300斤達氏鰉,第一時間上報救治,人工產卵后放生回歸。
目前,黑龍江中的漁業資源得到涵養,鱘鰉魚數量呈增長趨勢,黑龍江干流水體水質轉好。
“十四五”期間,黑河市將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修復界河水域生態,綠水青山將永遠成為黑河優勢、黑河驕傲,造福人民、澤被子孫。
(責編:王思迪、李忠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