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濕地,關注珍禽,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大慶市林甸縣是“中國溫泉之鄉”,扎龍自然保護區濕地面積在林甸縣境內約占該濕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每年春季,丹頂鶴、東方白鸛、大鴇和金雕等國家一級珍禽和灰鶴、蓑羽鶴、白琵鷺等二級珍禽,均會遷徙到我縣境內繁殖、棲息。
為野生鳥類營造一個舒適的家,更為了恢復他們生存和棲息的環境。林甸縣林業和草原局會同縣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搶前抓早,提前行動,做好珍禽候鳥遷徙后的棲息筑巢等工作。
一是強化監督。派出執法巡查人員對境內濕地進行加大頻次巡查監測,禁止非專業人員和車輛出入。嚴厲打擊破壞濕地和獵殺珍禽鳥類等野生動物違法行為。嚴格火源管控,尤其是臨近清明節期間,嚴禁在濕地或濕地周邊祭奠焚燒行為,落實秸稈禁燒的禁令,確保濕地安全。
二是細化落實。東方白鸛屬大型珍禽,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世界瀕危鳥類,喜歡在高處筑巢,對環境的要求十分苛刻,目前全球僅存3000只左右。針對縣域內東方白鸛遷徙、筑巢、棲息的特點,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為東方白鸛搭建適合棲息、繁殖的高桿巢穴,人工埋置設立高桿水泥柱,在柱頂建造人工巢穴。2021年,預計遷徙筑巢的東方白鸛40余對,新增高桿巢穴10個,累計建造高桿巢穴42處。近三年來,人工巢穴利用率達到100%,高桿巢穴繁殖東方幼鸛100余只。
三、優化宣傳。保護濕地和候鳥珍禽不僅保護了環境,更保護了我們自己的家園。為此,采取多種形式宣傳保護濕地和愛護野生動物,在3月3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利用政府網站、濕地人微信群、懸掛條幅標語和電子顯視屏等方式,強化宣傳造勢,讓全縣人民知道保護濕地和野生動植物的緊迫性和重要性,讓濕地和鳥類等野生動物與我們生存的環境和諧共生,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改善居住環境,從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綠色、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