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是綜合性產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近年來,錦山鎮洪洲村依托地理優勢,采用多元化方案,開發利用旅游資源,優化農村旅游產業發展模式,通過農業與文化旅游的融合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洪洲村是富錦市建村歷史比較悠久的村屯。歷經百年發展,目前村莊定位為“拓荒先鋒史 抗聯英雄傳 百年洪洲村”,在鄉村振興發展中邁出了比較堅實的一步。
洪洲村旅游產業發展側重以鄉村文化、田野地貌、體驗農家生活為切入點,注重休閑放松、體驗大自然,引導久居城市的游客感悟農村旅游獨特魅力,享受不一樣鄉村田園生活。
在洪洲村采摘園共有9棟大棚,120畝以種植桃類為主的南果北種“百果園”。建設175平方米綜合商亭,用于出售洪洲村草編及當地綠色大米、白面、礦泉水、白酒等土特產品,3家農家樂可容納200人左右就餐。通過合理規劃、精心設計,村里還修建了公共停車場、綠化中心廣場及甬路、懸掛紅燈籠,鄉村人居環境得到了顯著提升。目前正在推進由村集體投入建設的2家總規模442.54平方米的休閑民宿建設,整體打造民宿街區。另外還計劃擬改建民宿10家,預計8月中旬投入使用。
洪洲村在不斷推動鄉村旅游發展進程中,達到了以旅游促進消費升級,以旅游促進農村發展的目的,為農民的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
錦山鎮洪洲村村民劉福告訴記者:“旅游產業搞起來以后,自己家種的菜、養的雞鴨鵝都能往農貿市場、還有農家樂里送,可以獲得額外的收入,日子過的也越來越好,我們大伙都挺高興的。”
為確保洪洲村旅游發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與持久的吸引力,在為廣大旅游者提供安全、舒適、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宿設施的同時,洪洲村還將加大力度深挖紅色文化和拓荒文化內涵,突出鄉村生活生產生態特點,形成鄉村旅游新特色,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
錦山鎮洪洲村黨支部書記李平芹介紹說:“我們洪洲村作為黑龍江省重點旅游鄉村,生態環境宜人,旅游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緊靠別拉音子山,也是去往富錦國家濕地公園的必經之路。下一步,洪洲村將進一步挖掘古村的紅色文化和拓荒文化,把文化元素深度融入到村莊風貌改造、旅游產品的開發營銷和群眾的文化生活中,打造遠近聞名的旅游度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