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剖面
星級“綠色建筑”部分標準
據了解,“綠色建筑”是指在全壽命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筑。據悉,黑龍江省“綠色建筑”起步較早,2012年建成了首例嚴寒地區三星級綠色建筑。2018年,黑龍江省出臺了《黑龍江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綠色建筑推廣目標為50%,與國家目標設定一致。近兩年,全省“綠色建筑”推廣面積更是大幅提升。據悉,2019年全省13個市(地)或市政府或相關部門聯合,都出臺了綠色建筑具體工作方案,制定了本地區發展目標和政策措施。近兩年,黑龍江省綠色建筑推廣面積大幅提升。2018年推廣綠色建筑設計面積560萬平方米,占新建建筑面積比重約為18%,比2017年提升7個百分點。2019年推廣綠色建筑設計面積1756萬平方米,占新建建筑面積比重達64%以上。
夏天不用開空調 室內外溫差達6℃
16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哈西的某“綠色建筑”小區。據管理人員介紹,小區于2017年交付使用,全部達到“綠色建筑”二星級標準,節能率達65%以上,其中有6棟高層節能率達72%以上。
氣象資料顯示,當日哈市的氣溫是28℃~17℃,抬頭望去,小區高層住宅樓幾乎沒有住戶安裝空調。小區管理人員介紹,小區采用了性能良好的外墻保溫及外窗系統,保證了建筑保溫隔熱優良、氣密性好,有效減少了采暖及制冷的能耗。小區中另有6棟樓采用了天棚輻射采暖、制冷系統及新風系統,冷熱輻射是最適合于人體溫度調節的方式,不會產生冬季燥熱,夏季冷風風感過大的問題。天棚輻射采暖系統冬季供暖水溫低,夏季供水溫度高于傳統空調供水水溫,不會產生傳統供暖冬季燥熱,夏季傳統空調溫度過低及風感過大產生不適的問題,因此人的體感更舒適。
走進小區9#樓9樓的李先生家,室外溫度達到近30℃,而李先生家室溫為24℃。由于室內有新風系統,室內空氣非常清新,同時新風進行了過濾,因此室內非常潔凈。“天氣越熱,屋內外溫差越大。整個夏天,我們家都不會太熱,所以不需要安裝空調”,李先生說。
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 供暖費節約20%以上
隨后,記者來到正在建設中的位于松北新區的中德小鎮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緊張忙碌地施工。
樓體外圍保溫材料使用“STP真空絕熱板”等高效保溫材料。技術人員介紹,此項目將打造中國首個嚴寒地區超低能耗“被動式”建筑群示范工程。
據了解,園區建筑采用了多種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技術。建筑外墻使用石墨聚苯板或聚氨酯保溫材料,建筑內部優化了門窗設計,使全樓能夠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線照明。地下空間通過導光管,將自然光線引入地下健身房及車庫,節省大量的照明能耗。
為提高冬季室內新風換氣量,采用新風、制冷、制熱、除濕、空氣凈化為一體的戶式多功能一體機。熱回收效率大于80%。室外空氣源熱泵采用高效變頻壓縮機與室內變頻風機組合,節能環保,供暖費用至少可節省20%—30%。整個項目采暖選用國家扶持的綠色清潔能源供暖,采用高科技產品石墨烯電熱膜供暖,極大減少因供暖產生的污染。
星級“綠色建筑”全裝修 安全耐久舒適
據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星級“綠色建筑”雖然增加了建設成本,但實施全裝修,節約時間、人力、裝修成本;同時提高安全耐久性。星級“綠色建筑”還將大幅提高健康舒適度,室內主要空氣污染物的濃度明顯降低,選用的裝飾裝修材料質量明顯提升,水質、聲環境、光環境、室內熱濕環境明顯改善。節約建筑材料,材料使用效率提升且可再循環利用,優先選用綠色建材。
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員表示,下一步,將加大頂層設計,制定政策法規,加快推進我省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立法,加大推廣“綠色建筑”,不斷提升人居環境質量,促進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