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白鸛
國家Ⅰ級保護鳥類
識別要點:體長約105厘米。頭頸、體背和體腹純白色。兩翼和厚直的嘴黑色,腿紅,眼周裸露皮膚粉紅。飛行時黑色的翼端部與純白色體羽成強烈對比。
生活習性:春季部分種群遷徙經過并在東北地區棲息繁殖,常在水邊、草地與沼澤地涉水覓食。食譜很雜,主要以小魚、蛙、昆蟲等為食。除了在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大多數組成群體活動。
省內分布:我省分布較廣,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大小興安嶺、東部山地均有分布,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較多,其它地方零星分布。洪河、興凱湖,撓力河、嘟嚕河,三江保護區近幾年常見。
白琵鷺
國家Ⅱ級保護鳥類
識別要點:體長約85厘米。喙長呈琵琶狀,喙黑色,喙端黃色,虹膜紅色或黃色,腳黑色。體白色,頭部裸出部位呈黃色,由眼先至眼有黑色線。繁殖期頸后飾羽明顯,胸部橙黃色,非繁殖期頸后飾羽不易見,幼鳥初級和次級飛羽外緣黑色。
生活習性:棲息于濕地,成群活動,休息時排成“一”字形,取食時也常并排,將長喙插入水中,半張著嘴,在淺水中一邊涉水前進一邊左右晃動頭部掃蕩,主要以魚蝦等水生生物為食。
省內分布: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安邦河濕地、扎龍、泰來縣泰湖濕地數量較多。